English

书市的困惑

●城南夜话
1998-10-16 来源:生活时报 ●刘勇 我有话说

号称拥有15万种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的金秋书市为国庆与中秋佳节增添了文化气息。逛书市是爱书人的乐事,但笔者也有几多困惑。

摊位密集,人如潮涌。与其说是漫游书海,倒不如说是游进人海。真正能摊开来展卖的,只是经销者自认为能够热卖的那部分书。有些摊位虽开架售书,但苦于地方狭窄,很难从容挑选;有些摊位甚至把书堆在地上任由人们翻腾,就像在农贸市场挑菜一样;也有的摊位则是封闭式的,拒绝读者入内,书在架上识不得,对书的保护又走向另一极端。书市上还不断传来叫卖声,“走过看过,不要错过”、“两块钱一本,一根冰棍的价钱啊”,著书者若身临其境,真不知作何感想。一年一度乃至几度的书市总是这种乱中取胜的模式,不能不使书市的效用打了折扣。

书摊虽多,书目雷同。到处都在卖中外古典名著、字典辞典,不但各家的特色不显著,就连这次与上几次书市的区别也不明显。听一位摊主说,“我们还上了些新书,他们净是打扫库底子呢”。不排除同行竞争的因素,但我相信他的话毕竟透露了实情。书市讲究的就是打折,新书九五折、九折,与半价或二三折的一比,“跟没打折似的”。时兴特价的结果,必然是平日的滞销书在书市上领衔主演了。可见,多出书还要出好书,如果以量取胜,连《骗经》一类的书都堂而皇之地上了市,也不见得是好事。

书价没谱,成本究竟几何?一些特大部头的工具书以二折兜售,仍少有人问津。原价几百元,二折也需几十元,谁没事买它啊,摆在书柜里唬人吗?问题是,书价杀下去80%,卖者还有得赚!他们绝不会赔本赚吆喝吧。那么,当初的定价又是根据什么公式计算出来的呢?寻常一本书,动辄几十元,难道都是在为日后的大减价留余地吗?高价暴利也好,低价倾销也罢,难道都是合法运作吗?我们在书市上得到的果真是让利后的实惠吗,靠打折取胜的书市能“繁荣”几时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